陷阱一:沙盘楼距更宽阔
陷阱:很多购房者发现,沙盘的楼房错落有致、宽松通透,置业顾问也一再承诺有25米宽楼距。可实际楼距却15米不到。 对策:看沙盘不如多问实际数据。根据小区占地、总建筑面积、容积率等数据,结合沙盘比例与实地考察,做出的判断也更准确些。此外,除了看楼座布局是否过紧凑,还要看小区的规划是否考虑到实际生活需求,如小区出入口的设计是否合理等。
陷阱二:说好的周边配套呢?
陷阱:许多销售顾问总是指着沙盘这样信誓旦旦地承诺规划中的配套等等。可如果等了几年还看不到所谓的配套设施落实,销售人员就会说这是政府项目或政府规划,正在规划之中。当房子都卖光了,规划都没落实,购房者也只得认栽。对策:实际了解配套的真实性可行性。购房者可将沙盘上的设施与建筑图纸一一对应,确定小区周围的湖泊、公园、绿化带是否真实存在;周边的道路是否如沙盘展示的一样宽阔平直;销售人员承诺的学校、商业项目的进驻,在政府官方网是否有相关规划与进度等。这不仅关系到日后生活的舒适度,还关系到房产的保值率。
陷阱三:不利生活设施被“隐身”
陷阱:有开发商为了让沙盘看上去整体更完整,隐去了一些必要的生活设施,如电房、水泵房、地下车库的出入口,甚至是垃圾站,导致很多购房者在不知情下住进了垃圾站旁的房子,对此,大多业主只能无奈地接受。对策:购房者看沙盘时要特别留意车库出入口、垃圾站、电房的具体位置,另外问清垃圾站是常规垃圾堆放处还是临时堆放点,临时堆放点会不会变成永远堆放点等,购房者在看模型时除了要了解它们的具体位置,还要实地到小区周边做仔细了解。对于销售人员的承诺,购房者可与其协商,写入商品房预售合同。
有些房屋在模型上看临街、采光好,但有可能小区外正是繁华马路,房屋正对面还有高层建筑。看房者要考虑模型以外的周边环境,询问周边高层建筑物、道路、商铺繁华程度等情况。还应了解周边规划状况,如是否将建商场、垃圾转运站等,对影响生活的因素心里有个底。
一、看沙盘上是否注明“模型”或“效果图”字样及模型比例
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要求,开发商使用模型时,必须注明“模型”或“效果图”等字样,这条规定的潜台词是:沙盘模型仅供参考。看沙盘的比例尺寸,除了确定沙盘是否根据实际规划比例制作,还可以按比例尺寸可以算出实际尺寸。购房者可大概计算出楼间距等。
二、看小区整体规划
沙盘是小区的缩影。在沙盘上,小区密度是否过大、建筑与景观的搭配是否协调、内交通的分布是否合理、公共设施的分布是否人性化、小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等都一目了然,而这些对以后的居住质量影响很大,也是购房者在不同楼盘之间比较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三、看开盘区域及楼栋朝向
大多楼盘都是分期开发,因此在总揽全局之后,应核心关注意向购买的楼栋及其周边的情况。楼栋朝向决定了房屋的采光、通风、窗外景观等,也是选房的衡量标准。
四、看楼间距
90%的沙盘是放大楼体间距的!据专家介绍,夸大楼间距是开发商的一种促销手段。通常,低层住宅楼间距应大于15米,而那些高层住宅楼间距应当大于24米。知道了沙盘模型比例,购房者可以亲自测量根据沙盘计算出来的楼间距与实际楼间距之间是否存在偏差;或者测量前后楼栋的高度与间距,两者的比例控制在1:1比较合适。
看房者都会关注房屋的采光情况,在看模型时,应问准模型上楼间距比例是否与实际一致,以判断出房屋的采光效果。如果看模型时感觉所中意的房屋采光不好,应及时向销售人员询问,并到样板间实地看一看。
五、看绿地
有大片绿地点缀是沙盘赏心悦目的原因之一。为了吸引眼球,开发商会在沙盘上做出绿化率很高的假象。购房者一定要问清楚沙盘上的绿化建设与实际是否一致,有必要,具体的绿化面积、分布等一定要写入合同。
六、看内交通
小区内的交通分为人车分流和人车混行两类,交通的合理性对于居住的安全和环境的静谧性是比较关键的,这也是在看房中容易忽略的问题。购房者要询问一下小区在交通上有什么措施,如何规划小区内的车行、人流等。
七、看公共设施具体位置
为了美观,沙盘中常会把小区内的变电站、垃圾箱、化粪池、水泵房、燃气房、地下车库出入口等隐藏、模糊或偏移,比如用绿地取而代之。看沙盘时,一定要问清楚这些公共设施的具体位置、高度及与楼栋之间的距离。
八、看小区内不明确建筑物
沙盘中常会看到一些用有机玻璃做成的透明小方块,它们可能是小区内的公共设施,也可能是待规划中的建筑物。这些不明建筑物,极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变成现实的时候,給居住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承诺是带规划的绿地实际成为了一座高楼。因此,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并把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写入合同中,对开发商产生一种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