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的梦想,可以是宏伟大志,也可只是闪过脑中的小念想。今年58岁的李男,朋友们多叫他李大叔,年少时因电影片段对火车模型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人过中年,也终于得以暂撇工作的忙碌,把40年前的小梦想捡起来。从收藏火车模型到制作沙盘,让不少人佩服,原来“玩”这件事也可以如此认真。
从火车模型到沙盘
李大叔的工作间,是无数年轻模型玩家向往的地方。一条长桌上,错落摆放着制作模型的各类材料,专业粘合剂、上色的漆料、参考图谱、书籍。墙面上,不同规格的专用剪刀、钳子、改锥等工具,如强迫症一般,整整齐齐挂了好几排。工作间的另一面墙,立着几个带灯的玻璃柜,里头陈列着好几十列火车头、车厢的模型,每节车厢手掌大小,这是按1:87进行缩小的,满屋的宝贝,都是一年多以来,李大叔精心收藏的。
“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的?那可早了!”一聊起火车,李大叔的状态,还真像个18岁的孩子,他回忆说,自己十八九岁的时候,看了德国电影《英俊少年》,其中有个桥段,出现了“海因切”和他祖父的火车模型。“我从那时候就想着,收藏一辆好的。”
李大叔收藏的模型以蒸汽机车为主,去年7月28日,他收藏了全世界第二大机车的模型“挑战者”,从此“入坑”,“第一大机车叫‘大男孩’,但当时已经遗憾缺货,才选择了第二。”
让李大叔自己都没想到的是,年少时的梦想只有一辆车,从“入坑”以后却一发不可收拾,到现在车头加车厢,已经收藏了上百节,自此也有了一个新的憧憬。“所以我开始制作沙盘,把火车轨道附近的各类建筑,包括形形色色的人,都展现出来,让火车成为沙盘中一个可以运动的元素。”
“锈迹斑斑”的塑料
李大叔家的小仓库,很快被他改造成了火车沙盘的陈列室,几张长条桌围城一圈,火车铁轨便排布在桌案上,火车道旁,肥皂盒大的建筑站满了一圈,工业区、农业区、生活区应有尽有,房屋的制作,精致到二楼窗台上的一盆小花,围绕着建筑的,是黄豆粒大小的人物模型,面包师、木匠、农夫、贵族、站台普通乘客,各做各的一份事,惟妙惟肖,组合在一起,满满的市井感。站在沙盘的中心,看着铁轨上的四列火车跑起来,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诸如汽笛声、铲煤声、街区嘈杂声等各种音效,还真有一种穿越了的感觉。
与成品火车模型不同,沙盘上所有东西都是自己拼装、打磨的,所有的颜色都是一点点画上去的,每一处细节,起码都要用六七个小时去打理。拿人物来说,豆粒大小的人捏着都很困难,把他们身上的背带裤、领带、皮鞋等各种细节一一着色,难度可想而知。
“我也并没完全去照本宣科。”李大叔觉得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做旧技巧。李大叔为了给塑料房屋着色,让它们看起来更真实,参考了大量相关书籍,如何让塑料看起来像锈迹斑斑的铁板、沾满雨渍的玻璃、有年代感的砖石,他下了一番苦功夫,最终与书上的彩图去对比,却也不完全一样。“我是要做旧,但不是要做得很破旧,有真实感即可,毕竟我想做的,还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老城,而不是战后的废墟。”
“我完成了不到五分之二”
“你写我可以,别写得太好,我怕人笑话。”李大叔听人说,火车模型这个圈子,全国大概有一万人,北京玩火车的大约有几百,对于自己的定位特别明确——刚入行的“小学生”。
李大叔的沙盘上,“穿帮”的地方确实还不少,仅仅算半成品,李大叔说真正完成的时候,是不会露出桌面的。所有空白部分,会被山石、泥土、草皮覆盖。“对,就是覆盖这种草!”李大叔指着已经完成的部分举例。仔细看已经覆盖了草皮的地面,上头汗毛一样的草都是一根根立在地上的,绝不是简单铺一层草粉就完。李大叔拿起了一个外形略像吹风机似的工具,“这是植草器,铺草的时候,就用这个把草粉喷在地面的胶上,地面提前通电,利用静电效应,这草就都立住了。”
比起植草,更要费力的就是铺设铁轨的路基了,铁轨下的碎石要一点点粘上去,两侧的斜坡都要保持45度角,铺设路基后,仍要保持所有铁轨的接逢齐整,否则会影响火车的行进,这将是一场“鏖战”。
按照李大叔的预期,如果从2019年开始,自己能全身心投入这个沙盘,有望用一年把它全部完成,现在的进度也不知道怎么算的,总之在李大叔脑子里,是介于五分之一和五分之二之间。“人可能都是这样,儿时刚有梦想时,其实没当回事,老了回过头,反而认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