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日课为大家推荐一则深圳规划院关于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实践案例总结,以及两则知识性、观点性文章。
第一篇分享的文章为《基于创新型城区建设模型的行动规划编制探索 ——以深圳大沙河创新走廊规划为例》,作者谭祺,杨潇。文章首先搭建了创新型城区建设模型,包括创新系统理论框架,以及创新型城区五要素建设模型,摘录如下:
创新系统理论框架
四大创新要素: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主要由四大创新要素构成,具体如下。
创新主体: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企业、研究机构和各级政府以及中介机构等,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是城区创新系统的主要要素,培训机构、中介组织、金融机构是城区创新系统的辅助要素。
创新资源:创新资源主要包括知识、信息、人才和资本等输入创新系统的各类生产要素,其中人才是创新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创新资源中金融资本尤为重要,金融资本对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等创新行为起着巨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创新环境:创新环境主要包括创新应环境和创新软件两个方面,创新硬环境包括资源禀赋、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公共服务、交通条件等要素,软环境包括人才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组织现状和产业组织政策等要素。
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是指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创新系统内充分融合并最终促使企业有效实施创新并形成社会生产力的各种机制体制和条件。
创新系统理论框架
创新型城区的创新系统框架从里到外分为两个层次,内部为核心层,主要揭示了创新活动产生的原理和过程,在这个层次中创新的各种投入要素互相融合,并在创新的主体间自由流动。
系统的最上层是创新城区建设的要素投入,主要包括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核心层的中间层为主体层,主要包括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大学院校、中介机构等,而深圳发展模式的创新主体是各种各样的企业,各种生产要素在创新主体构成的网络中,在各种机制的作用下进行二次解析和重新组合,以形成创新的技术。
核心层的最后一层为输出层,即企业创新的技术在各种条件的作用下进行筛选和转化,转化为具备实用价值的企业生产技术或产品。
创新系统架构的外围是保障层,是保障创新活动持续产生的基础条件。主要分为软环境与硬环境保障。硬环境主要指城市的空间环境因素,如城市区位、资源禀赋、自然环境、交通条件、空间布局、环境容量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的资源禀赋。软环境包括体制机制保障和转化条件保障,以及人才环境、市场环境、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条等要素。
创新型城区五要素建设模型
结合以上创新系统理论框架,城市规划需针对其两个层次的内容进行重点关注,分要素制定策略,最终实现“营造创新生态环境,促进创新活动持续繁荣”的目标。项目组总结出创新型城区五要素建设模型:
创新型城区五要素建设模型
① 城市格局,需要形成促使高效的人流、物流、技术流聚集于流动的城市格局;
② 宜居生活,需要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
③ 创新空间,多样复合的创新空间形态,全过程的创新空间;
④ 品质氛围,公共竞争、开放自由、鼓励创新文化精神的氛围;
⑤ 保障机制,促使生产要素在创新系统内充分融合及高效运行。
创新型城区建设模型的构建旨在打造一个吸引创新人才、企业、资金等创新资源和创新主体的加速集聚,推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与创新环境的良好互动与交流,促进创新系统有效运行的创新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