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规划模型的建设中,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大量交通基础数据的采集。传统的调查方法成本高、误差大、周期长、持续维护性不好,影响了交通模型开发精度和应用范围、传统交互式调查效率不高、普查和抽样调查难以相互校核等困扰着模型的建立。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开发交通规划模型的过程中,成功地将大数据调查手段应用于全过程中。
利用大数据在数据采集、更新、维护方面的便利性,数据的开放性和共享更加便利,空间定位和数据的及时性、交互查询功能优势明显,极大地提高了模型工作人员的效率,也提高了模型的应用范围。这一模型建设的经验和特点,已在2015年1月9日的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综合交通规划模型的成果鉴定中,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
1交通调查
2006年开始,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了综合交通模型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模型的建立是以系列基础数据库的完整构建为基础,着眼于全球城市和上海的长远发展,借助2006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跟踪任务,适时启动了规划数据库的构建工作。2009年,开始建立模型一期研发的基础数据库框架,并与后期开展了多项调查来形成模型数据库。
(1)普查分区-单元分区-交通分区互联
图:普查小区(左)、单元分区(中)、交通小区(右)示意图
交通模型自构建之初,就提出了数据库建设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理念,全面与市统计部门、行业合作。当时分区和单元规划中开展的各种普查包括现状用地普查,在第六次上海市人口普查、第二次和第三次经济经济普查中,统一了分区体系,即普查分区域、交通分区、规划编制单元分区进行了统一。同时,将主体调查数据表单与交通模型有关数据适当加入调查中,一些数据的解读和识别性也更强。并在分区规划和单元规划开展的全市建筑量普查中,进一步的统一,极大的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减少了调查工作量。这一点,得到了规划、统计等部门的高度认可。
(2)交通分区体系精细
交通模型对城市空间的分析精度体现在交通分区上,在模型建立之初,分区的大小一直困扰大家,分区过细,影响大网的研究,分区太大,则设施的分析不精准。考虑到上海市大的基础设施基本成型,模型组选择了更为精细的分区系统,交通模型小区数量多达4500个,并解决了其运算效率问题。同时,为了现状与规划的动态一致,建立了弹性分区体系和动态合并分区。充分利用规划部门对空间数据资源优势,协调各类普查单元在空间上与交通小区进行快速动态衔接。
图:交互式录入调查
(3)调查方法前沿
模型一期建设的现状数据库建设中,如何获得城市实际运行中的各类实际数据,现状路网络和规划路网的实际的差异性一直存在,随着大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创新,车载导航、手机信令、兴趣点查询、IPAD空间定位交互录入等系列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为模型数据的获取提供了多种途径,为交通特征的精准分析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次交通模型网络数据库的构建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高科技手段,通过加强与手机信令分析专业公司的广泛合作,完成了基础路网、职住分离、人群移动趋势的精准分析。
2模型基础数据库
(1)数据库平台互联互通
自2009年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依托上海市规土局的大机信息平台建设加快了交通模型的建设步伐,从交通与用地紧密结合的角度,逐步构建了包括现状与规划用地、人口、岗位、建筑量、开发强度、道路网、公交网(包括轨道网)等14个基础数据库,并与正在建设的上海市城乡发展战略数据平台(SDD)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实现了数据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
(2)增强模型数据库的衍生应用
本次模型建设重点强化了“预判未来”功能,加强模型对规划方案的快速响应。在现状人口、现状岗位、现状建筑量数据库构建的同时,重点加强了人口的空间导向研究、岗位的空间导向研究及建筑量空间分布预测等工作,尤其是开发的强度分区研究成果直接为市规土局的规划管理提供服务。
职住平衡是规划的关注重点,通过人口数据库和岗位数据库可分析静态的职住分离状况,再辅以手机信令的人群时空移动趋势数据,可初步判断职住严重不平衡区域,为后续的用地布局规划提供决策依据。